大发乐彩app|大发乐彩app
大发乐彩app2023-01-31 16:05

院士专家热议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12月21日 ,由国家信息中心 、青岛市人民政府 、山东省大数据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峰会在青岛召开 。30余位行业知名院士专家 、来自全国23省76市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40余位头部企业代表云端齐聚 ,探索热议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路径。

  本届峰会以“千城千面 ,数聚赋能 ,慧享生活 ,智领未来”为主题,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设置有“数字政府”“数字惠民”两个专题分论坛 。

  会上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等专家,围绕系统新变迁、时空新演化 、转型新内涵等内容 ,对中国新型智慧城市最新发展趋势和建设理念进行解读。

  清华大学数据治理研究中心当日在主论坛上发布了《2021中国数字政府发展大中城市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北京、上海领跑直辖市 ,浙江 、广东 、山东分列省域前三 ,深圳、杭州 、青岛 、济南等城市亦表现不俗。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布了《2022标准化支撑政府数字化转型评估指数及全国典型实践50强案例》 ,评估指数排名前三者是广东 、山东 、浙江 。

  据悉 ,本届峰会还配套举办了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7月份大赛启动以来 ,累计吸引来自全国18省50市 的1000余个优秀项目参赛 ,经多轮项目展示和供需对接 ,共推动200余个新型智慧城市优秀解决案例落地山东,相关项目在峰会主论坛进行了集中启动 ,投资总金额超过630亿元 。

  值得一提的是 ,本届峰会还专门打造了“云展馆”,组织来自全国的143家企业线上参展 ,截至目前,已有260余万观众“云端观摩”青岛市新型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线上观看前沿研究成果,互动体验最新解决方案应用成效。(宋雅娟)

大发乐彩app

深度融合产教 聚焦急需紧缺 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专家视角】

  作者:史倩倩(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潮洛蒙(教授)

  编者按

  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受到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新冠疫情的叠加影响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需要得到各方高度重视。

深度融合产教 聚焦急需紧缺 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求职大学生在苏州市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与工作人员洽谈 。王建康摄/光明图片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面临新挑战

  2020年以来,疫情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冲击 ,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一是部分行业企业出现缩招停招现象,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需求同比下降明显 ,特别 是众多互联网“大厂”校招名额大幅缩减。二是企业线下招聘大量取消或延迟 ,虽然各类“云上”双选会为企业和学生提供了平台 ,但双方的沟通程度与线下相比大打折扣 。三是部分毕业生求职趋于保守 、求稳 ,不能随着当前形势及时转变就业观念 、合理调整预期,“慢就业”“缓就业”问题突出。四 是校企合作交流减少,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的经验,特别是利用企业资源参加岗位实习和技能实训 的机会大大减少 ,就业竞争力出现短板。五 是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培养方案不能及时反映社会和市场需求,源头上还存在“人岗不匹配”的情况。

深度融合产教 聚焦急需紧缺 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安徽共青团组织为服务青年就业举办“春暖皖江”系列公益招聘会。傅军摄/光明图片

  部分省市加强就业工作 的经验

  近年来,为克服疫情对大学生就业造成 的不利影响,部分省市加强就业工作,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推动就业扩容提质方面 ,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取得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措施》 ,鼓励头部科技型民营企业扩大招聘规模 ,在毕业生引进、就业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实施首都技能人才“金蓝领”培育计划 ,重点围绕高精尖产业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数字经济、“京味儿”文旅民俗 ,以及超大城市运行保障等行业领域 ,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 、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培训。在支持创新创业方面 ,加强大学生创业板、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组织子基金对接大学生创业项目 的力度 ,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 ,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等资金支持。这些政策都对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起到了促进作用 。

  上海市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的通知》,动员中央在沪企业 、市属和区属国有企业安排不低于50% 的就业岗位,面向本市高校毕业生定向招聘 。鼓励高校毕业生在本市认定的见习基地进行最长不超过12个月 的就业创业见习 ,并享受见习期生活补贴。受直播带货模式的启发 ,“直播带人” 是今年上海多所高校 的创新做法。上海海洋大学首开“直播带人”模式——校领导当主播 ,在直播会场中直接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 ,企业当场伸出橄榄枝。上海交通大学在环交大周边区域建设创新创业集聚区,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和“硬科技”双创高地,并尝试通过教师科创企业创造新岗位,带动一批大学生就业 ,实现了师资整合 、资源联合,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次 。华东理工大学创新访企拓岗模式 ,联合政府 、科研院所 、企业等单位共同组建了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联盟 ,联盟单位企业举办 的首场专项网络招聘会吸引了近5000名学生参加,收到简历超过1.5万份,也为今后的人才持续供给开通了“绿色通道” 。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积极挖掘校友及校友企业资源 ,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设立巨额创业融资方案 ,为大学生创新创业 、教师和校友科技企业提供一揽子融资服务,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

  天津市积极实施一系列政策帮助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2020年向超过5000家企业发放大学生以工代训补贴 ,2021年向1.9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近6000万元,建设1500多家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 ,实施离校大学生一对一帮扶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效果明显 。

  广州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与城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一同部署,通过建立青年发展监测评估机制 ,精准掌握广州青年发展现实状况和变化趋势。把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指标纳入城市包容、创新特质评价体系 ,抓实青年就业调研,动态调整广州青年发展政策,以“赢在广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为引领,出台一系列政策切实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就业 。

  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的对策建议

  解决就业问题 ,根本上要靠发展。在目前的整体产业结构中 ,科技创新型 、外向型企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显示出强大 的就业吸纳能力 ,在企业提升产业层次 的过程中能够提供大量适合大学生就业或深造的岗位 。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有组织科研 ,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为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更高质量 的人才。

  一 是聚焦产业急需紧缺,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衔接。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经济产业结构愈来愈多元化,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 的优质企业纷纷在经济活跃省份增资扩产 ,经济发展 的核心优势正逐步形成,以智能化制造业为代表 的企业出现明显人才缺口 。地方高校要立足优势特色,紧扣产业需求,统筹布局优势学科专业 ,调整专业及课程设置 ,向产业急需的相关学科倾斜招生指标,改革学生培养模式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推动“学科链”“产业链”与“人才链”互促共进 ,为行业培养更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二 是推动科研助理队伍建设,吸纳更多优秀毕业生参与科技研发工作。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项目 的团队中应设尽设科研助理岗 ,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展选聘工作,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参与科研相关工作 。这不仅是完善科研治理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 的重要抓手 ,也为创新主体与高校毕业生之间搭建了沟通桥梁,有助于培养更多复合型大学生 ,为他们提供继续深造或高质量就业的机会。

  三是以大学科技园建设为载体,推动产业和人才实现“双聚集” 。如天津市已明确 ,政府投资开发的创业载体要安排30%左右 的场地免费提供给高校毕业生创业者,以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天津市南开科技创新园 的实践证明 ,利用大学科技园建设大学生创新示范实验室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加强科技成果研发 、中试、熟化及二次开发等 ,打造“环高校科创带” ,对引导人才向信创、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行业集聚,向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集聚等均有十分明显 的带动作用。以产业集聚引育人才,以人才带动产业集聚,将成为带动区域未来产业发展 的创新引擎 。

  四是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 的桥梁纽带作用 ,全力挖掘行业领域的用工需求 。邀请会员单位积极进校宣讲政策措施 、释放岗位需求,做好面向毕业生群体 的就业指导和信息对接 ,针对毕业生群体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发挥行业保障就业工作合力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组织开发的各类灵活就业岗位,在开阔眼界增长才干 的同时,利用见习实践机会提早参与企业 的项目管理、市场营销 、品牌传播等活动 ,加深对企业行业 的了解 。

  五 是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强调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 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之路 ,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提质培优 、增值赋能新阶段 ,各地方和高校要借政策春风进一步推动教育与产业行业形成合力 ,保障职业院校学生在升学、就业 、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进一步扩大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0日 15版)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大发乐彩app地图